01
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已成为医保基金监管的一把“利剑”。
8月15日上午,2022年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福建启动会在福州市召开。
自今年7月起,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四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医保基金飞行检查。
7月8日,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黑龙江启动会在哈尔滨召开,标志着2022年度全国医保基金飞行检查正式启动。
在启动会上,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有关负责人强调,要充分认识医保基金监管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依法依规开展好医保基金飞行检查,要加强飞行检查结果运用,要严格落实飞行检查“三严禁”工作要求和“六不准”工作纪律。
被检机构要充分认识医保基金监管的重要性,全面配合,有效沟通,以飞行检查为契机,推动内部建设、强化问题整改,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自觉维护基金安全。
公开报道显示,自7月以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已经在8个省份陆续开展。
每组飞行检查持续10天左右,将对医疗机构中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血液透析治疗、高值医用耗材(骨科、心内科)使用等情况开展检查,对通过伪造医学文书、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7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黑龙江启动会在哈尔滨召开;
7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吉林省启动会在长春市召开;
7月25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广西启动会在广西玉林召开;
7月26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河北启动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
7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内蒙古启动会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召开;
8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江西启动会在江西赣州召开;
8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江苏启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福建启动会在福建福州召开。
7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黑龙江启动会在哈尔滨召开;
7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吉林省启动会在长春市召开;
7月25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广西启动会在广西玉林召开;
7月26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河北启动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
7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内蒙古启动会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召开;
8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江西启动会在江西赣州召开;
8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江苏启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福建启动会在福建福州召开。
02
方案中明确指出,检查时间范围为自2020年1月1日以来的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即追溯过去两年半的两定医药机构医保基金使用违法违规行为。
这是国家医保局开展飞行检查近四年以来,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正式披露飞检的工作重点与各项要求,标志着我国医保飞检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
根据《工作方案》,针对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包括:
基金使用内部管理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病历相关资料管理情况,药品和医用耗材购销存管理情况,和分解住院、挂床住院、违反诊疗规范、违规收费(包括违规收取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费用)、串换项目、违规采购线下药品、未按要求采购和使用国家组织集采中选产品等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飞检进一步升级“智慧监管”手段,加强了数据分析,监管愈加严格。
从历年医保飞检相关政策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出,飞行检查工作也在逐步常态化、规范化。
随着“两库”建设的落地和全国统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的建成,可以预测,未来医保飞行检查工作将会更主动、更精准。
03
其中,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项目收费现象最为突出,被检查的68家定点医疗机构中59家存在此类问题,涉嫌违法违规金额1.5亿余元,占涉嫌违法违规总金额的30%。

2021年度医保基金飞行检查违规情况
2021年度医保基金飞行检查违规情况
在保障飞行检查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全国继续加强医保行政部门专项检查和医保经办机构日常核查。
《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70.8万家,处理违法违规机构41.4万家,处理参保人员457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