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Luxna Biotech(简称“Luxna”)宣布,已与全球制药集团施维雅(“Servier”)就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药物发现研究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条款,将利用Luxna的突破性异种核酸技术(简称“Luxna XNAs技术”),在短时间内优化施维雅针对神经系统疾病潜在变革性治疗靶点的先导反义寡核苷酸(“ASO”)。
关于Luxna
Luxna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旨在使用基于大阪大学改良核酸的药物发现平台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寡核苷酸疗法(OTs)。目前,公司与多家制药公司合作,开发新的有效的OT,进一步推进公司自有的OT进展。
OTs是化学合成药物,其主要骨架是化学修饰的核苷酸;虽然OTs直接作用于mRNA,但传统的基因疗法将特定的DNA基因序列递送到体内以表达mRNA并产生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OTs具有高特异性,可以靶向细胞中的特定分子,这对于现有药物(如mRNA或非编码RNA分子)来说是困难的;而且,由于它是化学合成产生的产物,因此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生成候选制剂。
Luxna XNAs技术包括AmNA™,scpBNA™,GuNA™和5 ' -CP™的四个创新核酸组。
这四种核酸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其与mRNA强结合和/或毒性降低的特点,制备出高活性、低毒的ASOs。
关于施维雅
施维雅成立于1954年,在美国《制药经理人》发布的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施维雅长期稳定在30-40名。2020-2021年总营收为47.25亿欧元,同比增长4.3%,其中品牌药物收入33.06亿欧元,非专利药物收入14.19亿欧元。
2022年10月,公司改换品牌标识,宣布转型战略:
首先,在肿瘤学、神经科学和免疫炎症领域,成为一家中等规模、专注创新的公司。每年在肿瘤学领域推出一种新的分子实体或新适应症,在2030年前在神经科学/免疫炎症领域实现重点产品上市,实现肿瘤业务营收不低于30亿欧元。
其次,巩固在心脏代谢和静脉疾病领域的领导地位,在2030年实现该领域的营收不低于30亿欧元。
最后,保持仿制药业务的盈利增长,2030年实现目标营收18亿欧元。
关于ASO药物
核酸药物可分为小核酸药物和mRNA类药物两类,小核酸药物一般包括十几到几十个碱基对的寡核苷酸序列,广义的小核酸药物既包括RNAi药物(siRNA),也包括ASO、微小RNA(miRNA)、小激活RNA(saRNA)以及核酸适配体等。
ASO是一种与靶基因mRNA互补的单链寡核苷酸,通常包含15-30个核苷酸。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涉及RNA降解以及通过空间位阻抑制或调节RNA表达两大类。
具体来看:①ASO-mRNA结合的双链作为底物募集RNase H1,随后降解目标转录本。②ASO与RISC相互作用,然后与Ago2结合,将RISC定向到靶mRNA进行降解。③ASO与pre-mRNA结合以改变聚腺苷酸化位置,并降低mRNA稳定性和表达水平。④ASO与mRNA的5‘帽区域结合,阻止翻译起始因子的结合,抑制mRNA翻译。⑤ASO抑制miRNA的功能以增加其目标mRNA的表达。⑥ ASO 结合上游开放阅读框(uORF),增加下游ORF翻译的蛋白量。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5款小核酸药物获批上市,其中以ASO居多。
根据Frost & Sullivan统计,目前全球进入临床的小核酸药物近108个,包括ASO、siRNA、适配体、miRNA等。其中ASO仍是当前研发热点,占比38%,siRNA发展快速,占比已达到32%,其余小核酸药物研发相对还处在早期阶段,整体数量较少。在适应症上,肿瘤小核酸药物临床管线占比最多的适应症,其余还有遗传病、感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在研小核酸种类及临床适应症分布
国内小核酸药物起步较晚,研发适应症布局与国外也有所不同,目前所有在研项目中占比最多的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其次是包括乙型肝炎在内的肝病,遗传疾病等。
其中瑞博生物作为中国小核酸药物的研发先驱,在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领域布局最多,其中靶向GCGR的用于2型糖尿病的RBD4988进展最快,有望成为第一个作用于GCGR的ASO药物。
瑞博生物的研发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