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源医药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音乐小图标 诚可感天 作词-王军  刘家成  作曲:徐远航  演唱-廖晶(廖导) 播放 暂停 下载 试听

华源医药网

商务要闻

DTP药房高速崛起!却也面临这五大制约问题

来源:安徽药政君作者:未知时间:2020-12-18
七家药店,“包围”一家医院的门口。位于广州越秀区东川路的某三甲医院门口,零售药房如此疯狂扎堆“圈地”一幕,正发生着。

这样壮观的一幕,在广州其他一些三甲医院门口,或在其他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门口,亦正同样悄然上演。

在医院周边开设的药店,称作是“院边店”。药店扎堆于此,目标只锁定一个,即为承接公立医院的处方药外流而来。在药品零加成、医院限制药占比,两票制等政策推动下,处方药外流成为大势所趋。处方药外流亦有提速趋势。

院外处方药零售的市场容量,或高达上千亿元。这对零售药房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市场。在此背景下,DTP药房这一直接连通医药企业和患者的药房零售模式逐渐流行。

正因如此,在各路资本加持下,连锁药房加速开拓院边店。这些连锁药房背后的资本方,汇聚着不同力量,有些是传统连锁药房自身,有些是医药流通企业,有些是制药企业,有些是互联网医药企业。

DTP药房

DTP药房(DTP pharmacy)模式是指药品生产企业绕开商业代理、政府药品招标采购环节,将产品直接授权给药店作为代理,患者在医院获得处方后可以从药店直接购买药品,并获得用药指导与服务的模式。


与传统出售OTC药品为主的普通药房不同,DTP药房主要是销售高毛利专业药物、新特药、自费药等,如抗肿瘤药物、以及神经系统、艾滋病、罕见病和慢性病(丙型肝炎、血液病)药物等,并配备执业药师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及服务,是零售药店的高端模式,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药品品种、客户以及服务上,附加值较高。

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一家DTP药房的一年的销售额大概是普通零售药房的40倍。

处方外流政策解绑,DTP业绩猛增

出于疫情防控需求,处方外流的政策限制纷纷解绑,以DTP药房为代表的新渠道迎来快速发展机会。

以国内连锁药店巨头老百姓大药房为例,该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间宣布,DTP药房坚持营业。这一决定收获的是DTP业绩猛增。

今年年初至3月25日,老百姓大药房第一家门店湘雅店的处方药和DTP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

老百姓大药房还宣布,未来,在门店选址上,计划用2年时间做到三甲医院100%全覆盖,以更好地承接处方外流业务。

我国DTP药房承担特药配送、提供药学服务和为慢病患者服务的重要功能,是和医院药房配合最紧密的渠道。

可以预计随着抗肿瘤和免疫类等药品可及性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慢病发病率和用药依从性的提高,DTP药房将成为创新零售业态中发展最快的零售模式。


发展迅速,制约较多,盈利为时尚早

处方药外流带来的处方药市场潜在扩容,吸引了各路资本疯狂开设院边店。但蛋糕看似诱人,面临的挑战亦不可小觑。


这些挑战涵盖了处方药如何承接、药店的患者管理能否跟上等种种难题。

益丰大药房DTC/DTP事业部总经理李慧对记者表示,药店承接处方药有一定的难度,各省处方药外流的速度不一致,有些省份进行得比较快,有些比较慢;另外有些医院内部系统还比较封闭,一台处方外流设备的投入,高达上百元,医院很难去承担这样的巨额投入。药店自身的痛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业内专业人士就认为,为了承接新特药,零售药店必须有能力提供专业的患者教育和用药指导。然而,目前我国药师数量不足,药店提供专业服务的意愿和能力有限,与患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药店客户流动性大,难以增加黏性;缺乏对患者的医疗专业服务;难以维持销量和业务量。”最现实的挑战是,目前的DTP药房整体并不赚钱。

虽然DTP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的五大制约问题。

1、购买力不足
除非取得医保定点资格,并愿意接受比医院更低的医保报销额度,否则单纯依靠自费病人的购买力,DTP药房难以打开更大的市场。
2、政策压力
医保的战略购买会继续,届时高价值药物可能进入临床路径和诊疗指南当中,成为基本治疗方案,新特药、慢病长期用药不一定会在短期内从医院撤出。
3、获客成本
DTP药房仅是渠道,医药流通及零售企业要拿到药企新特药的代理,且不能打乱后者的总体价格定位,能够腾挪的空间并不大。
4、专业药师数量不足
在承接新药方面,专业的药师必不可少,就目前药师数量不足,药店提供专业服务的意愿和能力有限,与患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5、客户流动性大
院外药房众多,再加上网售处方药的放开,导致药店客户流动性大,难以增加黏性。

来源:药通九洲-今日药房


热门标签:

行业资讯